第三十六章 文明创建当标兵
文/段亚兵
做宣传工作一辈子
1983年6月,我从冶金指挥部深圳临时指挥所宣传科调入市委宣传部工作。部队是在9月15日正式集体转业脱军装的,在这之前我算是在市委宣传部里继续当了3个月的军人。来到市委办公大楼报到,听说这个新大楼是由基建工程兵部队1团修建的,一股自豪之情由然产生。
建市初创时期,市委市政府机关都很精简,当时的市委宣传部只有十几名干部,部机关内设3个处室:办公室、宣传处、理论处。宣传部从基建工程兵部队调入的干部不算多,除了我在宣传处以外,还有一位战友唐火照调入理论处工作。后来他给李灏同志当过秘书。
人物小传
唐火照,广东连县人。1948年10月出生。1969年4入伍到铁道兵。部队撤销前为基建工程兵三十一支队政治部宣传科副营职干事。部队集体转业时调入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历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福田区政府副区长等职务。后下海创业。
我调入宣传部后一直干到退休。先后在宣传处、办公室工作。1994年,轮岗到了市文明办(既是独立机构,也是宣传部的内设机构),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
在部队时,我也一直做宣传工作。先后在嘉峪关18团宣传股、二支队直工科任职,后调入本溪三支队宣传科、再到马鞍山八支队宣传科,最后调任深圳冶金指挥部深圳临时指挥所宣传科营职宣传干事。
2012年,在北京退休的几位兵种机关老同志,开始张罗为基建工程兵部队修兵史。原二支队时的一位老领导陶景春来到深圳找到了我,动员我参与这项工作。当时我有畏难情绪,感觉做这项工作难度太大了。在基建工程兵部队集体转业30年后才考虑做修史工作,这恐怕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老陶给我打气说:“你做这项工作最合适了。你是宣传工作的行家、笔杆子。我们了解你,你一辈子就做了宣传工作一件事……”在老陶的鼓励下,我产生出了一些勇气,接下了这项困难的任务。后来工作进展中遇到的困难比开始想象的要大得多。但是,既然已经接下了任务,只好硬着头皮千方百计设法完成任务。
基建工程兵传统是深圳精神的底色
在修兵史过程中,我对基建工程兵二万人来到深圳的历史全面、详细地了解了一番。这支部队的1团最早进入深圳的时间是1979年10月,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时间是1980年8月26日。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最早的创业史,是从基建工程兵进入这座城市时开始的,两者高度重合。深圳创办经济特区、城市超常规发展,让这支部队有用武之地,成就了这支部队的辉煌;而这支队伍参加深圳建设,在城市发展的轨迹上打上了人民军队的印记。因此,在研究这支队伍在深圳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作为曾经从事精神文明工作十几年的人,习惯以专业的眼光对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历史做了一番梳理和思考。
以前,人们谈论基建工程兵部队时,对这支队伍为深圳城市建设所做的贡献谈得比较多,依我看来这支队伍也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这一点注意的人可能不太多。
段亚兵1969年冬季入伍 本人/供图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深圳精神的形成说起。“深圳精神”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一个城市自觉地概括自己城市的精神,深圳这样做在全国算是比较早的。深圳精神是什么?最早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6个字。后来,修订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8个字 “六字精神”与“八字精神”相比,增加了“团结”两字;将“献身”改为“奉献”。增加“团结”是因为这座城市是移民城市,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团结特别重要;改“献身”为“奉献”,是感觉“献身”这个词词义有些重,不是人人能够做到,而“奉献”每个人都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到。2002年,全市开展了“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活动。讨论结束后,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将深圳精神重新概括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十六字精神”。然而遗憾的是,文字越多越不好记,人们记得比较牢的还是“八字精神”。
从深圳精神与这支部队的关系看,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深圳精神的一个来源;这支队伍的实践活动是深圳精神产生的重要基础。在这里以“八字精神”文本为基础对深圳精神做一些具体分析。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左一)在段亚兵(左二)陪同下接见爱心市民代表 深圳报业集团/供图
“开拓”。基建工程兵到深圳就是来开拓的。基建工程兵部队是最早进入深圳的建设队伍,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部队二万官兵进入深圳后,艰苦安家、艰苦创业。市委门前潘鹤先生所创作的雕塑拓荒牛,是早期深圳建设者们的形象。基建工程兵部队就是一头拓荒牛,这是全市人民公认的。
“创新”。基建工程兵在深圳的创新成果很多。部队后来分成两个群体,一部分是留在这支队伍里的成员;一部分是调到全市各条战线的战友。两部分人都有许多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全国第一”,有的甚至是“世界第一”。就建设集团这个群体来说,相比其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思想观念方面的创新更重要。这方面的创新,是前无古人的实践摸索,为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部队更是实行一种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和令行禁止的军事指挥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这支部队转战南北,完成了国家许多重要的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国防工程。在这种严格的计划经济、行政指挥、军事命令条件下成立和管理的部队,按道理说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所以,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国家级施工队伍,在初到深圳的几年里陷入了困境。面对市场经济部队急需转型,但是转型太困难了,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然而,这支部队善于学习,转变得很快、很好。后来成为在市场经济大海里自由游泳的优秀施工队伍,为建设深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经过市场经济风雨洗礼的这支队伍又成为全国数得上的一流队伍。这支队伍的实践证明,中国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证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转变工作重点和进行转型时,这种来自基层的实践经验尤为重要。
深圳是一座爱心城市。2003年12月18日首届“深圳关爱行动”启动 魏红/摄影
“团结”。对这支部队来说,有队伍内部的小团结,也有队伍外部的大团结。内部团结是部队战斗力的来源。凡是班子团结好的单位,队伍必然有战斗力,发展的很好;如果班子、队伍团结不好,就会失去战斗力。
外部团结关系到社会和谐。这支部队的团结精神强,能够和原居民团结得很好,成功地融入了这座城市。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从部队方面说,这支队伍来深圳是为做贡献来的,因此不怕危险、不怕吃苦,在危急关头为城市居民解决燃眉之急。比如说,治理迎宾馆前面的污水沟;在深圳遇到特大洪水时,开启穿隆桥的水闸;抢建罗湖火车站前的解放路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举动赢得了市民的赞誉和欢迎。
从地方方面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团结宽容的气氛。这座城市没有排外情绪,也没有地域偏见,是一座团结的城市。深圳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城市。城市人口达到一千多万,其移民度达到95%以上。移民城市有优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带来了各种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各种思想、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碰撞、整合,有利于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深圳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很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新移民、外来者十分宽容,社会十分和谐。深圳有团结精神,团结一致的城市能够很好地发展。
“奉献”。这支队伍有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凡是出现比较大的自然灾害,都能见到这支部队的身影。比如说,唐山地震发生时,我们的部队第一个冲进唐山灾区,不但在唐山抗震救灾,而且承担了建设新唐山的部分任务。比如说,深圳清水河“八五大爆炸”时,这支队伍是最先拉上去的。再比如说,支援四川汶川地震、支援陇南地震灾区重建等做出了大的贡献。
然而,笔者认为,要论这支队伍的最大贡献,应该数对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深圳经济特区方面的贡献。也许可以这样评价这支队伍: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这支队伍是变革者、弄潮儿;深圳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地,这支队伍是实践者、成功者;深圳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哨阵地,这支队伍是马前卒和排头兵。
“全国道德模范”丛飞与“学雷锋标兵”陈观玉交谈 深圳报业集团/供图
之所以将深圳说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哨阵地”,是因为这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相交接的地方。这有点像珠江口是江河汇入大海的区域,淡水冲入了咸水区,在这样的咸淡水交汇区域里不但鱼的品种多、而且鱼肉鲜美。这样的特殊水域环境里容易产生新事物。
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国走在前面
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国比较起来,是做得比较好的。这里只举两个例子: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人物。
1998年,按照中央文明办的部署,全国开始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这项创建工作分为评出“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和真正评上“文明城市”两个阶段。1999年9月,在建国50周年前夕,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了首批58个“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只有10个),深圳市榜上有名。2005年10月,评出了首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评出9个城市,深圳再次名列金榜。后来,经过多次复评,深圳始终保持住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
树立和宣传英模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是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特色。在先进单位方面,深圳宣传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的南岭村、产业报国的华为公司、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光荣称号的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六支队十三中队等。先进个人方面,宣传了学雷锋标兵陈观玉、文艺工作者的好榜样丛飞、人民的好公仆贺方军、扶贫奉献好干部臧金贵等。
其中,陈观玉和丛飞的宣传最突出。1996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总政治部、北京市委、广东省委等八个单位联合,在北京中央警卫局礼堂里召开了陈观玉同志事迹报告会,将陈观玉学习雷锋、30多年如一日做好事的事迹宣传到了全国。第二天,全国妇联又在北京另外组织了一场报告会,授予陈观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笔者作为陈观玉典型的宣传策划者和具体工作组织者参加了这两场报告会。通过陈观玉事迹的宣传,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深圳人民的精神风貌,改变了许多人认为深圳人“认钱不认人”的错误看法。
2006年7月12日,由中宣部、团中央、中国文联、广东省委联合举办的“丛飞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次笔者作为主讲人在报告会上讲述了丛飞的先进事迹。报告团还先后到上海、南京、沈阳、广州等几个地方作了巡回报告。丛飞自己生活朴实,却帮助了178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事迹十分感人。
陈观玉与丛飞两个典型在全国进行宣传的跨度达到10年,说明了深圳坚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执着、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丰硕。深圳多年坚持的系列先进典型单位和人物的树立与宣传做法产生了良好效果,不仅在深圳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深圳精神文明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