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打造人才高地
文/段亚兵
探讨深圳在30年中能够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靠人才。俗话说,“得人才者得天下”。深圳3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引进全国人才的历史。在这方面,深圳的组织人事部门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郑举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原基建工程兵的一员。
人才荒地的困境
深圳特区成立初期,人口基数不大,总共有31.5万人,人才奇缺。“特区成立初期,干部只有6000多人,且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工农干部多,知识分子干部少;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多,从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干部少;年龄大、文化低的干部多,年纪轻、文化高的干部少。”(深圳博物馆编《深圳特区史》298页。)当时,国家对大学生分配采取的是计划分配制,省里每年只分给深圳100多个大学生指标。
对于要建设经济特区的深圳来说,人才问题凸显出来了。一方面,深圳百业待兴,需要大量懂行能干的人才;另一方面,深圳人才的缺口又无法得到补充。事情要有人干,有人才能干事,人才队伍的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为此,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梁湘,给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刘波下了死命令:“你给我想办法招人,不管用什么办法,不然的话特区没有办法搞。”于是,就有了深圳后来几次全国性的公开招聘干部,甚至到美国等国外去招聘人才。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二万基建工程兵部队调入深圳,给深圳增加了2千多名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干部队伍,这些干部陆续输送到全市各条战线,成为各个单位的骨干。
但是,这些措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深圳就像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年轻人一样,胃口极好,对人才的需求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急需人才的难题怎么解决呢?就在这个骨节眼上,随着中国高校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的分配恰好也出现了新情况:由于毕业生越来越多,国家对维持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制度越来越力不从心。由于人才市场未建立起来,许多大学都是把不愿意接受统一分配的毕业生派遣回生源所在地。一些大学开始让毕业生自己到社会上试着找工作,再向毕业生收取所谓“改派费”。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新型的劳动市场人才需求量很大,应届毕业生到深圳寻求就业机会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增加应届毕业生的招收数量,为深圳源源不断地吸收人才的重要课题我,摆在了深圳人事部门面前。
创立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
郑举武抓住了机遇。
人物小传。
郑举武,湖北武汉市人。1959年7月出生。1980年7月基建工程兵武汉学校毕业留校工作。部队撤销前为冶金指挥部深圳临时指挥所政治部副连职干事。1983年9月部队集体转业后,调入市人事局工作,历任市人事局军转办主任、毕业生分配办主任、调配处处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深圳国际招标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深投教育公司董事长等职。
受笔者采访时郑举武说:“我到人事局后,可以说一切都是围绕着引进合格人才这个主题来做工作的。我在人事局工作24年,见证了深圳人事制度改革的变迁。”
郑举武首先做的一件事是摸索建立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他说:“我接手负责毕业生工作以前,全市每年接收毕业生500多人(本地生源200名、外地生源300名),其中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各约占1/3,研究生基本上没有。”
郑举武到新岗位上班后,每天都有大量应届毕业大学生到办公室求职。学生们手里拿着《统一分配工作报到证》,证上写的报到地点是他们的家乡。按照国家高校有关规定,学生毕业后原则上介绍回到生源地。但是,学生们既然考上大学走出了原来的小天地,就不情愿立即回家乡。有一位口齿伶俐的毕业生对郑举武说:“俺家乡有一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俺上大学四年,学了一肚子学问,知识含量高了。那俺先要在外面闯一闯,试试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重?”
当时的深圳劳动市场已经开放,可以适当接收一些毕业生。但是,接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学生找到了接收单位,然而该单位由于申请不到市人事局的用人指标而不能接收;有的单位有指标也愿意接收这位学生,但是有的学校还要“卡一下”,提出要收取3~6千元的“改派费”。当时,内地一个工程师的月工资收入也就是百元左右。几千块钱是一个大数目,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和家庭是承担不起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会委员长蒋正华在郑举武陪同下考察深圳的人才市场 郑举武/供图
按照常理,既然报到地点不是深圳,郑举武完全可以“公事公办”将他们拒之门外,但一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有一天,在毕业生办公室里人群一阵骚动,有个毕业生晕倒了。郑举武比较有经验,感觉这位同学是低血糖的症状,于是先给他喂了一杯糖水,又递给他一杯牛奶让他慢慢喝。过了一会儿,学生感觉好多了。郑举武与他聊起来,了解到这位学生家的经济非常困难。他是乘坐火车硬座从西安来到深圳的,几十个小时里基本上没有吃饱过。郑举武问他:“西安也是大城市,为什么一定要来深圳?”学生回答说:“深圳是经济特区,是年轻的城市,发展机会很多……最关键的是我向往深圳,想在经济特区里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郑举武听罢感慨良久反问自己:“青年人一颗红心、一腔热血,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们想来经济特区立业报国,有什么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
出于对工作的责任和对拒绝学生们的不忍心,他自作主张开始对毕业生进行登记,数量竟然达到了八九千人之多。郑举武又抽时间开始仔细研究材料,发现多数同学的个人素质非常高,其中大多是全国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郑举武忍不住叫起来:“太不合理了!一方面这么多学生向往特区、看好深圳,愿意来深圳工作;另一方面按照我们的高校分配制度,深圳竟然无权招收这些优秀的大学生……我也是上过学的人,深知十年寒窗的辛苦。大学生们,哪一个不是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哪一个不是个人早起晚睡、焚膏继晷、耗尽心血、刻苦学习?他们学了一身的本领,想自己选择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道路有什么不对?成立经济特区是中央的决策,选择到经济特区就业难道不应该吗?”
有了一点义愤,郑举武的胆子变大了。在研究1988年的毕业生分配计划时,他给市主管领导写了一个言辞恳切的报告,建议深圳就算没有计划指标,也要把这些抱着满腔热情进入深圳的大学生们接收下来。建议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支持,事情办成了。到当年底,深圳在计划外接收了近6000名应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几乎全部来自国内重点大学。
任何事情,有人支持也会有人反对。郑举武把自己关于“双向选择”的想法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结果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老年妇女打来的。她在电话里说:“我找郑举武……”郑举武应答后,她说:“你说毕业生双向选择好?好个屁!搞的我儿子找不到工作……”
面对社会上部分人的不理解,郑举武坚持原则、坚持为人才服务的理念,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到了1989年,也就是推出这项制度的第二年,深圳从国内重点高校接收的毕业生超过了1万人,其中有博士生100多人、硕士研究生1千多人。深圳一年接收的高校毕业生,是过去的20倍。这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分配制度,深圳想要引进这么多数量的人才需要20年。当时深圳正在讨论“如何建成人才高地”的话题。有一次,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同志来深圳调研。郑举武就人才高地的问题汇报了自己的想法。蒋正华对这个问题十分有兴趣,他说:“什么是‘人才高地’?依我看年轻人代表了未来,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就有希望建成人才高地。”蒋正华副委员长的话对郑举武启发很大。他想:“青年学生是深圳的未来希望。正如当年有大批的知识青年投奔延安一样,保证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如今大批有志青年踊跃来深圳,是深圳经济特区事业成功的保证。”
国家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视察人才交流会会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穗明、市人才市场主任郑举武陪同 郑举武/供图
当年年底,市人事局在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了深圳尝试进行改革的经验材料。上报材料中,将深圳的做法概括为“毕业生可以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毕业生”的“在计划指导下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在全国各条战线都在加大改革力度的背景下,深圳的经验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1989年10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教育改革中期方案》,充分肯定了深圳的做法,并在全国推广。从此以后,这项制度成为国家高校毕业生分配的一个基本制度。
举办人才大市场
郑举武后来全面负责干部调配工作,他很快又发现了新问题。
以前调配工作由人事部门统管,用人单位没有选人权。人事部门先把用人指标分到各个用人单位,再由各用人单位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头上。这样做,经常会出现计划指标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郑举武提出了一项改革建议:借鉴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成功经验,在干部调配上也这样做,将选人、用人权还给企业。他经过仔细思考和研究,写了一篇《办一个人才大市场如何?》的文章,投向深圳商报社。这篇文章引起了王茂亮总编的重视,他亲自写了编者按,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文章,产生了较大影响。
郑举武再次细化方案后上报给有关领导。方案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市委书记厉有为、市长李子彬、常务副市长李德成等都作出了批示。特别是李市长批示说,建立一个人才大市场,把干部调配、军官转业、公务员招录、学生分配等集中在这里,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条好路子。
有关领导亲自找郑举武谈话说:“你提的方案,就由你去组建好了。”领导如此谈话让郑举武有些意外。因为人才大市场的主任是处级职务,将局里一个重要处的处长平调到一个新成立单位的任职上,按照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干部的规则,看不出来有什么重用的意思。对于这项安排,局内外议论纷纷,从一些人的议论中,郑举武似乎领会到了另外一层意思:你喜欢多事,惹出了麻烦自己去处理吧!郑举武知道,由于自己心直口快喜欢提建议,有时候还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发表在报刊上,在有些人看来这属于“刺儿头”、“出风头”的类型,有些领导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不高兴。当时局领导有些担心他弄不成市场,还特意为其保留公务员身份。但在郑举武看来,自己一直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能有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郑举武还是高高兴兴地上任了。
在郑举武的努力下,人才大市场短时间里开创了新局面,成为“六个中心”:人才交流中我,心、信息集散中心、培训中心、文凭验证中心、档案托管中心、人才测评中心。人才大市场的优势很快显现出来,其人才交流总量、人才交流的成功率、进场的单位数量、市场的影响力等十几项关键指标,在10多年当中一直保持全国第一。尤其是年进场人数达到240万人次,这个纪录至今全国没有一个人才市场超过。在此基础上,1997年又开发了名为“深圳人才网”的中国第一家人才网站,点击量超过百万次。
文凭验证中心是人才大市场中的又一个亮点。人才大市场火起来后,大市场附近出现了许多卖假文凭的人,人才大市场所在的宝安北路甚至被一些人称作“假文凭一条街”。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严重地困扰着郑举武,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太好。后来,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成立了文凭验证中心,一年的验证量就达到14万份。在他主持工作的近10年时间里验证总量达到近百万份,没有出现过差错。采取这项措施后,彻底解决了假文凭问题。后来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来深圳人才大市场考察时,对验证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郑举武后来调到市国资系统工作,任深圳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董事长、深投教育公司董事长等职。但他至今仍十分怀念在人才大市场工作的那段经历。他说:“最令我难忘的是在人才中心工作的10年。那个时候工作任务饱满,虽然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是精神非常愉悦。那段时光让我难以忘怀。”
得人才者得天下
如今的深圳已经有了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技工以上人才共183.7万人,其中,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94万人,高级职称人员8.98万人;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7400多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57元。先后引进了牛憨笨、俞大鹏、成会明、陈晓非、方滨兴、刘科等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16名。
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有一个说法叫“北上广深”。把深圳与前面的3个城市并列,是高看深圳。可以比一比这4个城市原来基础方面的巨大差距:北京是首都,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两个都是直辖市;广州不但是省会城市,而且,曾经是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其知名度享誉世界。相比之下,深圳原来只是一个县城,被称之为“边陲小镇”;改革开放后深圳也不过是个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城市,而且在全国十几个类似城市中深圳的土地面积最小,只有区区2020平方公里。但是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深圳就发展成为全国一线城市、与北上广并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深圳的人才队伍是30多年里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智力支持,在建立深圳人才队伍的过程中,郑举武和基建工程兵部队的战友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