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8.220.1.23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2008深圳文化亮点纷呈硕果满枝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 马璇

 

或者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讴歌改革开放,或者以周末、流动和高雅三大系列提高市民文化福利,或者举办外来青工文化节吸引100多万外来劳务工热情参与,或者到欧非大陆使深圳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回望刚刚过去的2008年,深圳文化大事多、喜事多,亮点纷呈,硕果满枝。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威。

陈威表示,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深圳文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障;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文化肩负起光荣使命,通过开展红红火火的文化活动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的成果;2008年是奥运年,深圳文化努力弘扬奥运精神,展示城市形象;2008年还是突发事件多发,应急任务繁多、安全生产压力巨大的一年,深圳强化文化监管机制,确保文化安全有序。他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市文化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为目标,以思想大解放为动力,带领全市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精心部署,扎实推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任务,深入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保障和实现了市民和来深建设者的文化权益。

 

亮点之纪念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代表】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万紫千红三十年群众文艺大汇演、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感恩与回报大型摄影展

2008年,深圳文化掀起一股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热潮。

全国首座以改革开放史为核心内容的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新馆1225日开馆,并成功举办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生动再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8年来的辉煌历程和几代特区建设者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给予高度评价,殷切寄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锋,要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在深圳各个地方,大规模群众汇演感恩改革开放。以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为主题的万紫千红三十年群众文艺大汇演在全市四个系统七个区全面进行,汇演从筹备到结束历时7个月,共举办了12台专场演出,参演演员近万人,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节目最多、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文艺汇演,全面展示和检阅了改革开放30年来群众文化建设成果。

在北京,美术创作工程凸显艺术创新。由文化部与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共同承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250余幅近30年涌现的重大历史性题材的主题创作优秀作品,用多种艺术形式共同记录30年的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其中深圳本土艺术家创作的30幅作品入选展览,展示了深圳美术界整体创作的实力。而由深圳市文化局策划创作的第五单元——“春天的故事特展以电子和数码媒体艺术展现改革开放30年间深圳的城市发展和文化变迁,充分展示了深圳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成功探索与尝试,获得了业界高度认可。

在深圳和香港两地,感恩与回报大型摄影展在展示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表达了深圳人民感恩全国人民,回报全国人民的真诚情怀,受到市民的高度称赞。

此外,大时代——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视觉艺术开放与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菁英在深圳艺术展家春秋——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家庭相册展我眼中的深圳——30少儿画深圳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均受到广泛好评。

 

亮点之服务

三大系列彰显活力提高市民文化福利

【代表】高雅艺术演出票价补贴、美丽星期天、《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引》、文化关爱系列活动、义演义卖

 2008年,深圳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文化福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方面,推出《公共文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深圳市民基本文化福利指标体系研究报告》等成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博物馆新馆和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开馆,为深圳市民增添了两个重要的好去处;群众艺术馆和六区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馆;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正在改造过程中,深圳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设施将越来越好。

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周末、流动和高雅艺术三大系列彰显活力。一到星期天,就有市民相约到深圳音乐厅免费聆听美丽星期天音乐会,音乐会全年共策划免费演出42场,受益观众超过5.4万人次;群艺馆全年举办周末剧场演出50余场,低廉票价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市民和外来工走进剧场;各区、街道组织举办周末广场音乐会、周末讲座、周末电影,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围绕重要节庆开展流动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全年共完成周末系列文化活动2000多场,流动系列文化活动3000多场,文化进社区活动3000多场,受益观众300多万人次;高雅艺术演出票价补贴有11台艺术精品18场演出获得补贴,市民受益面进一步扩大。起草《深圳市京剧扶持实施方案》,全年共开展京剧进社区、进校园和专场演出40场;此外,精心策划组织文化关爱系列活动出新出彩。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更加快捷便利。建立了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平台,我市也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首次推出《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引》免费发放,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传播载体;文化活动发布渠道继续拓展,各大媒体争相发布公共文化活动预告,深圳文化网总访问量已突破4000万人次。

 2008年的深圳,各大文化场馆和单位的公益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深入。博物馆把展览引入学校、军营,全年举办各类展览58个;图书馆已建馆外流通点45个,厂区劳务工分馆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建劳务工图书馆14个,深受外来建设者的欢迎;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基层挂点辅导,全年开办130期(次)培训班,免费培训学员4500余人次;市考古所到各区巡回举办8场免费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鉴定物品上万件。

积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策划组织各种赈灾义演义卖。四川大地震后,由市文化局参与策划主办的抗震救灾,深圳有爱大型募捐义演晚会,在地震发生后第四天举行,由凤凰卫视录制向全球播出,现场募集资金1.19亿元。同时,会同文博会艺术节组委会开展与汶川人民同行主题活动,把国家舞台艺术工程精品剧目深圳展演的全部演出门票收入捐给灾区,大型原创客家舞剧《大围屋》剧组把政府资助的10万元演出费连同首场演出收入捐给灾区。

 

  亮点之品牌

文化品牌和精品影响力扩大

【代表】第九届深圳读书月、第四届外来青工文化节、《大围屋》、《梦幻西游》、两城一都一基地

2008年,深圳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其中品牌文化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第九届深圳读书月共推出332项主题活动,成为智慧型力量型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代表。第四届外来青工文化节参与观众(读者)达100万多人次。在1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农民工工作表彰会上,深圳市文化局也因长期重视外来工文化服务而受到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全国文化系统唯一受到表彰的单位。此外,第二届深圳(罗湖)粤剧节、2008文博会艺术节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深圳展演、第六届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文化沙龙等品牌文化活动,继续受到广大市民的广泛欢迎。

艺术精品创演和艺术教育取得新的成绩。大型原创客家舞剧《大围屋》在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汇演中,一举夺得舞蹈音乐、编导、音乐三个一等奖,被认为是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巧妙结合的精品佳作;深圳原创杂技剧《梦幻西游》荣获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暨全国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沙井金蚝杂技团的《追梦——蹬人空竹》获杂技节目创作金奖;歌曲《我的爸和妈》获全国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话剧小品《父老乡亲》、《挂牌》分获文化部首届新农村全国小品展演金奖和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丰收奖。深圳艺术学校师生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全年共计获奖71项,其中获得国际重大艺术赛事奖项22项,为深圳争得了荣誉。

两城一都一基地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一是钢琴之城显示强劲势头,钢琴学子屡获国际大奖。古静丹、潘林子分别获得第三届东南亚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和第五届俄罗斯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特别奖,徐起获乌克兰第九届克莱涅夫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李一豪获日本第九届亚洲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协奏曲A组金奖。二是图书馆之城创新了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研制成功;全市图书资源更加丰富,总量接近1379.9万册;基层图书馆网络不断完善,已建有劳务工图书馆近100家。三是设计之都建设迈上新台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深圳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我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第四届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为市民献上一道道别出心裁的创意大餐。四是动漫基地发展态势良好,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成为深圳市唯一一家集国家级、省级及市级认定资质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动画企业佳作精品纷纷涌现,共有6家公司9部作品获得8个国际级奖项,5个国家级奖项。

 

亮点之影视

广播影视产业和精品生产创出佳绩

【代表】移动电视、公益电影

2008年深圳广播影视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媒体新业务发展迅速,广电集团建成集团新媒体新技术演示中心,并被批准成为全国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成员单位;移动电视终端市场拓展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搭建公交、地铁、楼宇户外电视(城市电视)和增值业务运营等四大平台,成为深圳最大户外媒体传播网络。继续鼓励和支持香港资本和民营资本新建改造多厅影城,活跃电影放映市场,全年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超过2.4亿元,比2007年增长56.4%。

深圳广播影视精品生产再创佳绩。围绕改革开放30年和建国60年,一批弘扬主旋律,贴近改革开放实践,反映深圳经济社会进步的优秀影视作品连获殊荣。电视连续剧《相思树》、《任弼时》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动画电影《潜艇总动员》、重点影片《五颗子弹》面向全国发行,反响热烈;《女人花》作为央视八套鼠年开年大戏播出,《大过年》作为贺岁剧在全国地方台播出,《用心过日子》在央视三套黄金时间播出,《少林僧兵》11月2日在央视八套首播,《家有爹娘》(第一部)获2008年金鹰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点项目《命运》、《巨变》、《风帆起珠江》、《深圳湾》摄制进展顺利,其中六集电视政论片《风帆起珠江》年底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连续播出。

深圳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全市社区、企业广泛开展,全市共组织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6404多场,观众达到490多万人次。

 

亮点之标准

新闻出版行业保持增长提升实力

【代表】全国商业轮转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全国书刊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

2008年深圳印刷和发行行业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龙岗春湖工业区成为全国商业轮转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批准我市承建全国书刊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专家评审会通过了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负责起草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送审稿。

因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行业发展,深圳新闻出版行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市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14家,期刊38家,全年出版报纸4.27亿份,期刊0.1亿册。全市共有印刷企业2140家,年产值达308亿元人民币。印刷精品再现深圳企业实力,华新彩印制版有限公司印制的大型画册《黄宾鸿全集》获得首次设立的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在2008年第十九届香港印制大奖评选中,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了13项大奖,该企业还第三次荣获美国印制大奖班尼金奖。全市共有出版物发行单位2434家,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陈锦涛获得2008年度韬奋奖这一国家级出版业大奖。

 

  亮点之保护

保护文化遗产夯实文化底蕴

【代表】宝安区劳务工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2008年深圳加强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夯实深圳的文化底蕴。

   在文物保护方面,铁仔山古墓群入选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转入田野调查阶段,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78处,复查213处,新发现582处。大鹏所城、咸头岭遗址、茂盛世居、鹤湖新居、龙田世居、大万世居、新桥世居和洪围等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沙头角《鱼灯舞》和《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已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全市9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版《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圳市文化局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而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

博物馆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深圳博物馆新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布展丰富,特色鲜明。宝安区劳务工博物馆于428日开馆,成为我国首个以劳务工为主题的博物馆,体现了深圳城市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与现代性的特征。同时,南山区建成了钟表、翡翠博物馆,全市博物馆总量由原来的19个增至22个。

举办了以活的文化·新的传统为主题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增强了深圳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定期举办文物艺术品鉴赏系列讲座、免费文物鉴定服务吸引了大批收藏爱好者;正式成立了收藏家俱乐部,为收藏爱好者交流搭建平台。

 

  亮点之交流

  “走出去”“引进来取得重大突破

【代表】深圳文化周波兰行“2008非洲文化聚集、深港文化合作

2008年深圳积极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使深圳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走出去方面,市文化局组织深圳歌舞团赴乌干达、喀麦隆、塞内加尔、肯尼亚、佛得角等非洲5国7城市访问演出共9场,圆满完成文化部委派的中非文化交流任务,增进了中非友谊;深圳文化周波兰行在波兰首都华沙、比德戈兹市举办钢琴音乐会和都市水墨展览;深圳实验艺术团赴俄罗斯萨马拉州、匈牙利布达佩斯市举办专场演出;深圳交响乐团《神州和乐》赴韩国演出大获成功,并在欧洲著名古典音乐频道MEZZO两次播出;深圳大学教授关玉良应邀赴德国纽伦堡友好城市交流,其创作的雕塑作品国娃引起了当地艺术爱好者的普遍关注;深圳画院赴新加坡举办《纵横流中国(北京、香港)、新加坡新媒体艺术展》,关山月美术馆应韩国利川市立月田美术馆邀请,举办《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藏品展》以及《董小明水墨作品展》。

引进来方面,市文化局成功承办了“2008非洲文化聚集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圳掀起了非洲文化旋风,既增进了中非人民友谊,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升了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2008年深圳与港澳台的文化合作进一步深化。其中深港两地文化部门正式签署了《更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协议》,深澳两地文化部门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推进与香港和澳门的文化交流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全年派出赴港澳文化交流110批,赴台湾交流4批,引进港澳团组11批。

 

亮点之监管

强化监管确保文化安全有序

【代表】连锁经营、整治黑网吧

2008年,深圳文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发展连锁经营,促进文化经营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使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康化。或者积极引导聆听音像公司、中视音像公司等音像连锁经营企业进入大型连锁百货企业设点,提高正版占有率;或者引导歌舞娱乐行业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兴建自助式卡拉OK类型的多功能、综合性、面向大众的娱乐超市;或者积极引导网吧市场改善结构,推进发展网吧连锁工作。

为保证出版物市场的健康有序,文化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对书报刊市场的检查密度和频率,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重点防控。全年会同、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41万余件。

整治黑网吧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2008年,文化部门制订《深圳市无证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市重点区域开展整治和回头看复查,市、区文化执法队伍与有关部门在开展联合行动的同时,强力推动刑事打击黑网吧工作,向公安部门移交16黑网吧涉嫌犯罪案件,33名犯罪嫌疑人进入刑事责任追究程序。

据统计,2008年全年市、区文化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67454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6978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85宗,没收非法制品195万余件(张、盒)。龙岗区“9.20”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文化部门深刻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局领导、局机关和执法总队分片包干,下到各区,协调、指导和会同各区开展全市文化经营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从921日至1230日,市、区文化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524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5540家次,排查隐患1522家次,均已采取相关措施。同时组织协调各区开展歌舞娱乐场所疏导工作,目前各区文化局已受理疏导无证歌舞娱乐场所204家,其中已发证135家,正在审批69家,占基本符合疏导条件的95.32%,圆满完成疏导工作任务。

 

亮点之建设

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障

【代表】思想大解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2008年,深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障。

围绕以思想大解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推动了科学决策;按照市委部署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订了学习实践方案,在第一阶段周密部署、广泛发动、深入学习,开展五个一天五个一次活动,以各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二阶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联系文化工作实际和个人实际,查找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同时对《市文化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审议,会后制订了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责任

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开展民主评议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政风行风活动,共发出征求意见表2600余份,收到反馈意见320余条,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4场,走访服务对象及相关单位342449人,梳理出105条意见和建议;认真组织直通车民心桥和听证咨询会等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自查自评和梳理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精心制订整改方案,将涉及624个问题细分为73项具体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工作要求,并切实进行整改。通过6个多月的行评,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好转,达到了预期目的,有力地推进了文化工作,尤其在基层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印刷业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文化局以94.3的高分获得了满意的综合评价,得到了市政府纠风办和市行评团的高度肯定,认为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发动广泛、真评真改,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