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3.22.66.20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粤港学者近日聚深热议“中英街与改革开放30周年”


中英街本身就是座历史博物馆


 


 
   “中英街与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近日在深圳大梅沙举行,来自粤港及深圳的多位专家学者就中英街的历史以及中英街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从购物向体验转变

 

   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尹昌龙就中英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中英街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它联系着一段特殊历史。今天,中英街购物的功能被削弱、淡化后,正在衰落,这与整个深圳的发展不太相称。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以购物、商贸为功能所带动的中英街发展,我们可能把中英街的内涵遮蔽在购物功能里了。在这条街买东西可能比到其他地方买东西有更加复杂、更加独特的内涵和体验,比如体验香港因素、体验全球化、体验民族经验等。只是当时物质还比较匮乏,大家更多关心物质,而对物质当中附加、承载的文化信息相对淡薄。

 

    从购物时代的中英街转向以体验为导向的中英街,这是中英街开发战略的关键所在。今天讲开发中英街,应该以文化战略为主导。

 

  电影曾吸引两地人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刘智鹏博士认为,中英街未来的发展有赖于深港双方有效的合作,他提出香港应开放沙头角禁区、促进深港合作以使中英街得到更大发展。从1952年至1979年,中英街成了边防禁区。上世纪50年代,深圳方面建成露天戏院,每天晚上放电影,吸引了香港沙头角的居民跑过来看。比如《梁祝》、《天仙配》,对方会有上千人跑过来看。

 

    改革开放后,中英街进入黄金时期。当时要去香港不容易,出国更难,中英街就变成一个“窗口”。

 

    如何在新形势下振兴中英街?目前香港还是将沙头角列为禁区,居民到中英街,比内地居民进中英街还难,希望港方尽快开放中英街禁区,使香港居民到中英街旅游、购物,较大提升中英街的人流和人气。另外,要进一步挖掘中英街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变为介绍整个深港边界历史变迁的一座特色博物馆。

 

  中英街最重要的是包装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刘蜀永博士说,我们现在正在做香港地方志,有一个题目就是要写中英街。中英街定位从过去到现在应该是综合的,但要搞清楚以什么为主。现在新形势下是不是应该逐步转变为以历史文化的功能为主?这样来开发中英街才有特色。中英街最大的亮点就是界碑、博物馆,它的历史价值就在这里。

 

    香港珠海学院教授萧国健博士认为,中英街最重要的是包装,将所有文物先包装。另外中英街的港方一侧有一个祠堂,里面的塑像很好,我相信一定会有人来看。现在我们的文物是以“点”的方式给人看,能不能串成一条“线”?中英街的房子很好看,是两层高的骑楼,是上世纪初的德式建筑。

 

  “神秘感”是一大卖点

 

    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研究员、原香港博物馆总馆馆长丁新豹博士说,他第一次到沙头角是1967年,那时还在念中学,觉得这个地方很神秘,“神秘感”是很大卖点。香港回归后,内地居民对香港的兴趣没有以前那么浓厚,这跟神秘感有关系。

 

    深圳博物馆馆长杨耀林说,1982年他是考古队员,跟国家文物局的人去中英街测量,后来保护就没做下去。如果能保护下来,那现在沙头角文化景观就不一样了。中英街外围有个三家村,当时村子里还有炮楼,现在已是沧海桑田,什么都没了。中英街是中西文化交界地,它接受外围思想比较快。如何振兴沙头角,博物部门值得好好研究。

 

  创造独特的商业文化模式

 

   深圳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袁晓江教授说,改革开放30周年,中英街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非常独特的商业文化模式,而且在很多地方都有所创新,这些对深圳发展是有推动力的。尽管它的兴旺时期不太长,但在深圳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馆长孙霄提出“中英街历史文化分期”论,即把中英街分为“殖民中英街”、“抗战中英街”、“禁区中英街”、“商贸中英街”、“回归中英街”和“人文中英街”六个阶段,以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中英街资源整合,不断改革创新。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贾少强 张意梅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