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3.145.183.13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民俗文化 -->> 民俗文化
 

 

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凉帽

 

 


项目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所属区域: 深圳市罗湖区


入选名录: 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
 
申报单位: 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  申 报 人: 符史安 


传 承 人: 张良如(第一代)   张德邦(第二代)   张集和(第三代)   张庆良(第四代) 


 
  项目文字简要描述项目简介: 客家人戴凉帽的习俗,从北宋年间就有苏东坡的“苏公笠” 记载,至今近1000年。深圳客家凉帽的制作,从清朝嘉庆年开始也有200年历史。早年甘坑凉帽村始祖张锦超,学到从福建长汀府张太婆承传过来的凉帽手艺后,传给子子孙孙以织凉帽为生。深圳客家凉帽非常有地方特色,是当地客家移民的创造发明,对研究客家妇女摒弃“女人不抛头露面”的古中原遗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甘坑凉帽的图案花纹编织、师徒传承口诀以及凉帽“穗带”佩戴的识别等风俗,都具有文化价值,特别是凉帽戴在女性头上,体现女性美感和韵味,极富审美价值。近年由于市场上帽具琳琅满目,人们喜欢选择美丽方便的时尚帽子,买凉帽的人锐减。加上凉帽手工制作33道工序,工艺复杂,工时较长,成本上涨,亏本做不下去老师傅不愿再织。甘坑村最后一位以家庭织凉帽零星售卖的张正保师傅,在2002年逝世后,目前全村再没有人织凉帽了。石岩街道有名的“郑义和凉帽店”剩下一位老人廖亚友今年已85岁,她的子孙没有一个继承祖传的织凉帽手艺。深圳极具有客家特色的民间工艺,已濒临失传境地。


  历史渊源: 深圳客家人戴凉帽习俗从北宋至今己近千年,甘坑凉帽制作从清朝至今也有200多年历史。深圳客家凉帽最负盛名的是龙岗区布吉镇甘坑村凉帽和大鹏凉帽。甘坑凉帽村张锦超公当年见自己耕种的土地贫瘠,为生计便想多学门手艺,拜师邻村张太婆夫妇。张太婆从福建长汀府祖传下来一门织凉帽手艺,农闲时织点凉帽自用,但她的绝技不轻易教人。张太婆一次急病时,唤人叫锦超过来,谁知锦超公去了趟20多里地远的观澜墟,偏偏传话人又忙忘了,当他回到家里时,夜已很晚。但锦超公知道后马上赶去探望,深夜抓药,经过几天悉心照料,感动了张太婆,后来就教会了锦超公织凉帽。张太婆逝世后,锦超公利用这满山遍野的单竹林,以织凉帽为生,传下了六代(张氏第163世),发展为全村家家户户织凉帽的凉帽村。深圳建市后,甘坑村被正式命名为“凉帽村”。上世纪50年代开始鼎盛,甘坑凉帽村为广东省外贸唯一出口凉帽的生产基地,每月生产4500顶凉帽,其中一半出口港澳、东南亚、英国、荷兰等地,深受海外华侨客家妇女喜爱。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随着各种价廉物美的旅游帽出现,老艺人相继辞世和年轻人没有继承,甘坑村50多岁以上会织凉帽的人,剩下不多。90年代后期,全村只剩张正保一户人织凉帽卖,每顶25元,一家人每月做30顶左右,零星售卖,帮补家计。2002年张正保逝世,最后全村再没有人织凉帽了。石岩“郑义和凉帽店”也随着主人郑义和在60年代逝世,除长子郑佛全外,他的子孙们,都没有承传祖辈的传统手艺。客家凉帽处于濒危状态。


  分布区域的地理环境: 深圳客家凉帽制作地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布吉镇(今全市将镇改为街道,下同)甘坑村、宝安区石岩镇和龙岗区大鹏等地。 

 

 

 

2012年01月11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