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62.2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图库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作品 -->>
 
作品名称:顺德赛龙舟  作者:魏刚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地处岭南水乡,顺德区内绝大部分是江河冲积平原,河涌交错,素有出门登舟之称,顺德龙舟竞渡由来已久。《顺德县志》记载:“顺德端午节斗龙船,村村皆然”。在县志里的“梁元柱传”就记载了四百年前梁元柱小时候“尝观竞渡”。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在他著的《广东新语》一书中,也记载了顺德赛龙舟的情况。由此可知顺德龙舟的起源和清初顺德农村赛龙舟的风俗和比赛方法。顺德的赛龙舟不仅有书面的记载,而且还有石刻的记载,如今依然保存在大良西山庙碑廊里的石刻“压尽群龙”,就记载了清初康熙己卯年间的龙舟赛事。” 

    我是和深圳南山摄影的朋友一同前往顺德的,以往没有如此深入的观摩龙舟赛,大多数是隔岸看看,激动不起来,这次的顺德之行,在吾友荣哥的带路之下,能够近距离的了解龙舟文化。
    龙舟,它的由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此大的集体活动,它能够延续两千多年,原因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它的延续动力是什么?我们知道,每家自己包包粽子,每年过一下端午节,是很简单的事,龙舟赛,却是几千人数万人聚集的活动,要很大的财力物力支撑才能做到的,难道两千多年来都是政府资助?我是带着问号来看龙舟的。
    顺德是中国的龙舟之乡。就在我们来到顺德观看龙舟赛的时候,全国的龙舟大赛传来消息:顺德的龙舟代表队,获得总共三个项目里面的两个全国冠军。
    顺德龙舟的习惯,解答了我的疑问:
  第一,每年,龙舟赛都有奖金,冠军队,都是数万元不等的奖金,最后一名也有数千元的奖金。这应该是村里出的费用。
  第二,参加的队伍都有烧整猪和烧酒分,他们都可以带走这些战利品。这应该是村里出的费用。
  第三,村村都有龙舟饭,每家必须参加吃饭,至少一桌,付费(数百元至千余元不等)。吃饭的过程中,拍卖龙舟竞美时出现在龙舟上的用品-----令旗、龙头上的红布、头尾的红旗以及各种饰物。(吾友荣哥就用6800元竞得一面旗------此旗寓意旗开得胜,用3200元竞得一龙舟酱醋碗----荣哥岳母说这个是添丁碗,荣哥的小舅子刚刚结婚,此碗必须拿下的。)竞价最高的应该是那面令旗----16800元被一位乡亲竞得。
    龙舟饭的所有收入,就是第二年的奖金和烧猪烧酒的费用了-------如此循环不息,才使得龙舟竞渡在顺德得以传承-----
    顺德人说的,齐心协力,才是和谐的乡里。龙舟都搞不起的村,是被人看不起的----不齐心啊。    
    顺德,从改革开放开始,就一直冲在全省的前列,在全国的前列,它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指数都排在全国前列,这些,都象他们的龙舟一样,敢于奋勇争先。顺德人平和淳朴,但是,他们齐心,他们敢闯。齐心和奋勇争先,这正是龙舟文化的精髓。龙舟饭是端午节的精华所在----一整天的活动都是为了这一顿热闹的晚饭。我跟着荣哥来到他岳母的那条村吃龙舟饭,因为村子大,分三个点摆开,如果摆在一起的话,饭桌会延绵数里路。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