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62.2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图库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作品 -->>
 
作品名称:西江油田——一次难忘的拍摄  作者:李砚伟

  距离深圳东南方近300公里的西江油田,是我国重要的近海原油基地。
  2012年6月10日,我有幸来到海油115号储油轮拍摄,在那里我遇到了7位干着可能是最艰苦工作的工人,他们要通过一个仅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小舱口,下到距离甲板25米深的舱底,清理里面沉淀的含有油污的淤泥,那里面环境极其恶劣,每人穿着一次性防护服,带安全帽、防尘面具、防护眼镜长靴、安全带和手套。甲板温度65度,舱底50度,每班5人,一班要干连续2个小时,由于舱底管道众多,没有合适的工具可以使用,工人们就用油漆桶制作成简单的铲形工具,依靠头顶的头灯,在黑暗、闷热、高温和仅靠两条直径50厘米的通风管散热和换气,用极其简陋工具将舱底的淤泥,装在有防护内胆的编织袋内,工作及其辛苦。
  我和115号船总监谈了想拍摄他们工作的想法后,总监非常重视,在和安全监督磋商后同意了我的要求,但是要求我一定要注意安全,感觉不好马上上来或要求工人救助,我满口答应了下来。可是当我穿好防护服,刚刚通过小舱口下到4米左右时,我就感到自己就好像是在锅炉口一样,四周围炙热难受,由于下面没有光线,从高处向下望,工人们就好像距离我十分的遥远,只有手电光才可以隐约看到他们,下楼梯时又不敢太快,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来到舱底,温度感到稍稍有些适应,一问说下面比上面温度低15度,可是就这样我已经是浑身是汗,汗水顺着防护镜很快进入眼睛,搞得眼镜又痛又看不清,由于到处是带有油污的淤泥,再下来时我已将相机用保鲜膜包裹好,防治相机损坏,可这样以来,给拍摄带来极大地不便,只好用相机对着工人们盲拍,在下面一共呆了有20分钟就赶快往回走,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以极具升高,到达舱口时有一个4米左右的竖梯,那里的温度最高,有65度,站在那里,我已是头晕目眩分不清方向,就连上面放下来的安全吊钩,也是用尽全身的力气,花了很长时间才钩好安全带,一出舱口,我再也拿不住手中的相机,以至于错过了拍摄工人出舱口和脱去满是油污的防护服的精彩画面。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