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公告 |
|
 |
|
|
|
|
|
作品名称:客家土楼:令人销魂的美(2011.10.09) 作者:卢兴求 |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历史悠久、气势恢弘、千姿百态、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的功能,而且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一卷卷散布田野间的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客家土楼体现了客家民系所留存的中原汉民族价值观念和客家人在辗转南迁过程中开拓新的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文化因素,因而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永定客家土楼不仅选址讲究,而且结构奇巧:中轴线鲜明,厅堂、大门、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与远古中原生土民居建筑、殿堂等风格一脉相承;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古朴典雅,楼内整体风格与楼外景观风格协调,部分土楼厅堂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体现了客家人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随着生土民居在中华境内其他地方的逐渐式微,在闽粤赣边的纯客家县份永定县,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扬光大。 客家土楼有内涵丰富、对仗工整的楹联,其内容主要体现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等传统精神,部分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 在漫长的岁月中,土楼客家文化与土著少数民族(原住民)的文化互相交融,传承了中原一带古代汉文化的遗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楼主,特别是具有相当经济实力和较高文化素养的楼主,在建造土楼时,一方面保持土楼外部粗粝天然的特色,另一方面还追求楼内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的精美。因此,公元18世纪以后,客家人所建造的土楼有相当一部分土楼的楼内建筑愈来愈趋于精致完美。内部装饰的雕刻艺术以及众多楹联、石刻、牌匾、书法的精致多样,显示了土楼客家人极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和建筑艺术的宝库,令人叹为观止。 |
|
|
|
|
|
|
|
 |
 |
 |
|
| |
|
|